總網頁瀏覽量

置頂文章

http://blog.xuite.net/yybarretnaturalsound/vintageaudio/133792437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嘴泡閃邊』商業樂評之誤人最佳嘴泡教材.......


十幾年前,有許多專業的樂評,的確具有令人佩服的音樂素養。

許多玩音響的老先覺,也常常跟許多老師級的音樂家互相切搓。

或許,在以前,還是真的有純粹為了追求美好音樂的一群人!!


千思萬續,想先從一張CD講起!!




就是這張,安娜-蘇菲-穆特所演奏的小提琴曲目。卡門幻想曲。

維也納愛樂合作。李汶指揮。




很多有名並且對於小提琴學習上來說非常重要的曲目~

有卡門幻想曲、流浪者之歌、吉普賽人、泰綺思冥想曲、魔鬼的顫音、...


小弟我以一個學習小提琴的人觀點

提出可以推薦買此張CD的幾點。

一、以實在的價格可以買到許多必聽得曲目,是在同一張cd喔。光這點就值得掏出錢來買了~

二、欣賞穆特詮釋曲目的方式。

三、穆特詮釋曲目的方式,符合大部份人的口味。不管你喜不喜歡啦@@

四、以欣賞穆特演奏技巧的角度來看,這張cd的確將穆特的演奏技巧清清楚楚的表現出來!


若是以一個愛樂者的角度呢??

該不該買??

小弟我的答案還是該買!!

why??

一、不管喜不喜歡穆特,或是4D的錄音方式。這張cd的確在音響界裡有他的地位存在。

二、錄得的確不是很好,但我欣賞的是演奏,並不是音效!!

三、雖錄得不是頂好,但是並非不堪入耳,也可以很清楚的測出喇叭的癖性。


到現在似乎還沒有進入主題,小弟我的文筆不大好,比起網路上面一堆嘴泡魔人、推銷魔人,

誤導人於無形之間~

我功力差多了~

不過有一篇文章我看了實在會吐血,自己搞不清楚真的就算了,偏偏,還寫得長篇大論!!

並且直接將穆特這張CD給判死刑!!!!

對於小提琴的學習、古典音樂的學習,無疑是一大窒礙!!

當然我不認為那篇文章影響力有多大,我也只是個在台灣一角默默聽音樂的音樂人..

可是,錯誤連篇的文筆,稍稍有些認知的人,都嗤之以鼻!!

小弟我就雞婆點,點出他錯誤的地方。

蘇友瑞先生的『從古典音樂之唱片錄音談音響系統的『音質』

http://blog.chinatimes.com/psycho/archive/2008/06/08/285810.html

就是這篇,有空的人去看一下!!




一、『絕對標準』 or 『絕對美聲』

我在調整我的主系統的時候,很早就遇到一個問題,

要好聽??

還是要標準??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聽音樂的癖好,小弟我是除了重金屬,其他啥都聽!

每一陣子聽得都不一樣。

另外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這套主系統也必須可以是我看電影的主力!!

沒多久,小弟我就決定要標準了!!

的確很困難!!

一開始人聲好聽,可是器樂類不好聽。

等到器樂類好聽之後,人聲又沒那麼好聽!

等到兩種種類都好聽了之後...

再調整場面大小

先小品一定要絕對好聽!!

再把大場面控制好。

控制好之後,開始調整平衡度!!

平衡度指的是音色喔!!

鋼琴跟小提琴很難並存!鋼琴一脆,小提琴聲音就會斷,小提琴延深度夠,鋼琴就濁!

這兩個樂器一並存了之後~樂器已經克服六成了!!

幸運的是,小弟我是使用號角系統,先天上管樂就已經很讚了!只需要調整控制力!!


再來就是古典與流行要能並存,這倒是還好~

不過流行音樂錄音錄得好得大多是西元1995以前的藝人所出的唱片!!

現代流行樂錄音實在質感太差!!很多都是一個電子琴搞定..現在也很多都直接軟體搞定...

鼓敲下去不像鼓....

不管怎樣,小弟的主力系統,調整到現在,已經不挑唱片了!!

錄得好得唱片,可以盡情發揮!!錄得不好得唱片,也可以很清楚辨別出他的缺點!!

那篇文章第一段有強烈的商業氣息,我想用另外一個角度來重新思考,如何欣賞音樂??

用完美的系統聽錄音完美的cd,的確是人生一大美事!

但事事不可能皆如人意~

不管用什麼方式聽什麼音樂,我想除了曲目本身所傳達的意義之外,

最主要是要聽演奏者的表達方式!!

也就是說,就算你用最廉價的mp3隨身聽、甚至手機內建的MP3+耳機,隨便一放,

若能夠立刻並且輕鬆的辨別出這首流浪者之歌是穆特所演奏或是海飛茲所演奏的!!

恭喜你,對於欣賞古典音樂來說,你絕對已經具備很好的條件了!!


而這並不會很困難去辨別,聽過得人,只要稍微講解一下,大概100個有80個可以輕鬆達成!!

不管你是用mp3聽、cd隨身聽聽、爛耳塞聽、高級耳罩聽,廉價音響聽、高級音響聽

只要是你喜歡聽得音樂,我相信不會因為器材的改變而影響你聽音樂的熱忱!!!!

摘自第一段

『 只有純粹中性的音響才能保證『真實的動態層次』,不但不壓縮動態,而且讓『不壓縮動態』的唱片錄音展現真實如臨現場的音樂感動,從而得到真正的音色藝術旨趣。 』

 

那篇文章的第一段總結似乎是,你要有好得音響加上好得唱片才能享受真正的音樂樂趣喔?!

也就是很多學生拿著手提音響放著廉價CD,就無法享受真正的音樂樂趣嗎??

講出這種話,商業氣息太重啦~




二、小提琴的原本音色與喇叭播放小提琴音色的音質比較

以我接觸小提琴超過25年的時間,加上實際拉奏過超過數千把的提琴,

其中也有為數不少的百萬名琴,當然,也有極少數的珍貴提琴。

當然,一定還要加上與自己父親在製作、維修提琴上有的經驗,

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提琴的任何一個部位對於聲音產生所造成的影響!!

敢請教蘇友瑞先生您的專業背景是哪方面的,您是憑哪一點專業知識來如此描述小提琴音色?

實際的演奏經驗還是聽很多CD??


先從演奏提琴這個角度來看。

提琴如何發出聲音???

『右手持弓,弓毛放置於弦上(呈直角),與弦摩擦(要加上松香),

琴弦開始振動,振動發出,經過琴橋傳到面板,面板發出第一道聲波,

在第一道聲波發聲前的一瞬間,振動經由音柱傳到背板,

背板發出第二道聲波,經由琴身共振,與第一道聲波會合,經由F孔發出完整的提琴聲音。』

左手手指按下用以改變琴弦的長度,就會有音高的變化囉!!

由這個過程來看,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提琴聲音是如何產生得。

就右手而言,最好是換弦、換弓換到天衣無縫,運弓流暢無比,上下弓無差別為至高目標~

就左手而言,最好是音準0誤差,換把位聽不出來,按雙音、和弦跟按單音一樣為至高目標~

以一個世紀知名的演奏者而言,就算做不到100%,也要有98%以上的水準!!

這雖是基本功,卻也是成名的入門票呀!!

否則,練習提琴者千千萬萬,怎能出類拔萃???

 

那提琴的聲音好壞如何分辨呢??

一把提琴,第一關要過得就是他的音質!!

音質要夠水準,也就是質感要夠好,才有機會去調整他的音色!!

打個比方,假設有一個擁有完美技術的師父,你給他大陸的爛木頭。

手再怎樣巧,爛木頭再怎樣,也只能製作出一把有大陸木頭聲音的提琴!!

但是若你給他歐洲的千年老木,他絕對能製作出令人嘆為觀止的高音質小提琴!!

音色我想,具有高水準音質的提琴,音色自然有每把琴的自己的走向!!

stradivari的提琴,較為大家閨秀~

guaneri則是較為大開大閤!!

就是這些許的差別,也造成他們現在壽命上的差別~這是題外話了!!

這種水準的提琴!!

有幾個特色:

1.極寬的頻寬;雖說最低音一樣是G(Sol),最高音一樣大約到小字三組的B(Si)。

                             但是音量上來說都沒有衰減,這是好琴的必備條件之一。

2.極高的對比;簡單講就是音量的變化!!可以非常大聲,也可以非常小聲!!

                             聽起來雖是廢話,但是這都要建立在不論大小音量,都要能夠非常清楚,

                             不可以有大聲聲音變粗,小聲聲音無力的情況產生!

3.極佳的穿透力;以國家音樂廳來說,所有的名琴至少都要有能夠輕輕鬆鬆

                             到達最後一排的實力!!否則只要跟樂團合奏不就沒聲音了嗎???

4.悅耳的音色;雖說是很主觀的! 但名琴基本上,都要

                           高音有力不刺耳、集中卻寬廣!!

                           中音溫潤線條清楚,對比清楚!!

                           低音厚實有力,大聲不濁,也可以傳很遠!!

                          其他的個別音色,當然,每把琴都有獨到的地方。

                           但這幾個共通的條件是不會變得!!

5.最重要的:演奏家要怎樣表達,琴就要能忠實地反應出來!!

6...................(隨時補充)...............

 

提琴音質的好壞,錄音就算加料,質感仍然是不會改變的!!

音色會改變,音質卻不會改變!!

熟悉小提琴音質的人,或是熟悉提琴演奏的人,

應該可以輕鬆辨別出錄音的這把琴到底是好是壞!!

若無法辨別,請輕鬆享受音樂帶給您的感動!!但也不要去誤導別人.....

 

 

三:正本清源

在蘇先生自己創造的『動態不壓縮』的音質 其中的第二段。錯誤錯很大!!

摘錄如下~

『例如:『空弦與按弦的音色特性差異』,就好像雙簧管與單簧管的差異;

空弦時琴身共振明顯,會有多簧片音色的感覺;按弦則比較沒有這種特性,

便會接近單簧管之音色。

再如:『高把位與低把位的音色差異』,高把位一定比低把位還要

『悶』、『緊張』與『乾澀』。

如果你覺得《流浪者之歌》第二樂章慢板之音質很悅耳,就極可能是嚴重的失真。

因為《流浪者之歌》第二樂章慢板是『高把位』再加上弱音器,

本來就應該像卑微的吉普賽人用嘶啞的歌聲吟唱,

而有『比較悶』、『比較緊張』與『比較乾澀』的『音色差異』。

如果音響系統的悅耳是透過壓縮動態來產生美聲感,那便會直接破壞這種『音色特性的差異』,

當然會造成音樂旨趣的喪失。』


錯太多了!!

第一錯:雙簧管的聲音比較偏尖!!

                 單簧管的聲音則比較偏圓!!

                哪有人這樣在比喻的.....真的要比喻,也是空弦是單簧管、按弦是雙簧管吧!!

                看到這裡的人請把他那可笑的比喻扔掉!只能說想像力豐富...

                 真正的好琴,空弦跟按弦的音色差異很小的!!

                 或許有人會說,第二三四弦的第一把位第四指拉出來的音跟第一二三弦的空弦一樣,

                                               可是音色就是差很多,怎麼會說差異很小??

                  我的答案是:不同的弦當然音色不一樣....以第二弦第四指演奏小字二組E(Mi)

                                              聲音當然會跟第一弦不一樣!這不能硬說是空弦與按弦的差別~

                                              是搞不清楚提琴發聲原理才會產生的謬論!!

                  補充:http://bloguide.ettoday.com/yoyo-11/textview.php?file=122752

                                 東森幼幼台的blog有,雙簧管的詳細介紹,其中也有提到嗩吶!

                                 都一樣是雙簧片發聲原理!

                 補充2:http://blog.yam.com/yenpo/article/15151132

                                  這個blog有詳細的雙簧單簧介紹,大家可以去仔細聽聽看兩者差別~

                                   再來思考,空弦按弦是可以這樣比喻喔??

 

第二錯:誰說高把位跟低把位的音色差異就是『悶』『緊張』『乾澀』????

                 不要把珍貴的小提琴文化隨隨便便幾句帶過去喔=..=

                 聲音悶??琴不好吧!!乾澀??琴不好吧!!緊張??技術不好吧!!

                 還有,什麼叫做高把位??第幾把位以上叫做高把位??第三、五、六、七??

 

第三錯:拜託,流浪者之歌是一首歌耶!!從頭到尾沒間斷!!什麼叫做第二樂章慢板???

                 是怎樣.....不是專業樂評嗎??基本常識都弄不清楚!!

                 這個叫做中段!!un poco piu lento~

                 翻成中文是,稍微漸慢就好!

                 小字的con sord是裝上弱音器。

                 allegro molto vivace下面是拿掉弱音器的意思!

                 蘇先生不是都看總譜聽音樂嗎??這個是初階的常識耶!!怎麼會搞錯.....

再來看所謂的高把位!!

第一行第五小節,兩個sol--二指

第六小節--上到第四把位DO--二指,接著換到第二條弦第四把位的SOL--三指

第七小節--第二弦從第四把位的FA--二指,下到第二把位的降MI、RE、DO-三、二、一指

第八小節--第二弦第三把位的RE--一指

第九小節--回到第一弦第一把位的SOL--二指,再上把位到第五把位MI--三指。

第十小節--第一弦第五把位RE---二指,再下把位到第三把位--DO--三指。

第十一小節-第一弦第三把位降SI--二指,接著上把位到第二弦第五把位--FA-一指,

                       第二弦第五把位--SOL、LA--二、三指。

後面省略...要不打不完!

重點是啥...第一行最高到第五把位!!

第二行最高到第七把位。

第三行最高到第一把位

第四行結束最高到第九把位,只有一個音喔!

其他大部分都在低把位,一、二、三跑~

而第四、五把位對小提琴來說是家常便飯!

我想請教蘇先生,那第三行整個都在第四弦,低把位,你如何解釋?????

 

 

第四錯:壓縮動態就一定會悅耳嗎@@?隨他說啦~

 

四:辯誤糾偏

在蘇先生自己創造的『動態不壓縮』的音質 其中的第三段。錯誤也錯很大!!

摘錄如下~

『Mutter 這張知名的唱片這可以當成一個極佳的『反面教材』;

她的演奏技術好不好、詮釋水準高不高,在此完全懸而不論。

我們只談『音質』,看看不當音質對音樂藝術的傷害性。

這張唱片之拉威爾《吉普賽人》,一開始是小提琴只使用一根弦的花奏,

由低音一直到最高音聽起來都很舒適悅耳;

這當然是錯誤的,因為這段G弦獨奏己經使用到超高把位之高音;

由低音到高音,一定會有『緊張感』越來越大的感受,那可能像這張唱片一樣?

了解這種『音色特性的差異』被後製加料所破壞,

就可以進而發現這張唱片豐富的堂音多半是人工殘響;

甚至加料過度造成獨奏小提琴的撥弦殘響比樂團中的豎琴還要長,

從來沒有聽過這種琴身比豎琴還要大的小提琴。』


第一錯:買cd來聽,可以完全不管演奏家的的演奏技術、詮釋水準!!

                 那我請問你,我買這張幹麼?

第二錯:錯最大的一個部份!!真正的好琴,管你第幾把位,每個把位都很悅耳!!

                  好琴還在給你悶喔??那還叫好琴??

                  穆特要錄唱片請問會拿爛琴嗎??????????

                 加上穆特的技巧,充分發揮提琴的實力,要達到這種效果,是非常easy的喔!!!

                 演奏家一定會有自覺把最好的呈現出來~他自己拉的不好,

                 我想聽眾也會聽得很緊張吧!

                 這樣好嗎??

第三錯:又來了~琴身大小,一堆嘴泡魔人最愛這個詞!!

                  琴身琴身....琴身大一定殘響比較(大)喔??用長還比較對吧!!

                  低音大提琴撥到死也撥輸豎琴啦~豎琴是撥弦樂器,提琴家族是擦弦樂器,

                  這我不用說明了吧??              

                   吉普賽人這首曲子,豎琴與提琴的對話是在4:07秒開始的!!

                  一直漸強到4:33秒長笛加入,才開始一個新段落。

                  這一段小提琴一樣是用拉奏的,可是很明顯,豎琴的聲音就比提琴大!!

                  因為小提琴不是主奏呀,豎琴才是!!

                  照蘇先生說得琴身大小理論,不就豎琴一定要比小提琴大聲??

                  為蝦咪後來一漸強,小提琴又可以比豎琴大聲??

                  

                  我沒聽到什麼獨奏小提琴跟豎琴的撥弦對話,

                  但是樂團小提琴有團體撥弦的樂段,這樣當然有可能比豎琴長啊!!

                  豎琴的位置又在第一第二小提琴的中間後面,定音鼓前面,

                  沒道理至少24隻小提琴會撥輸一台豎琴?????

位置看下圖就瞭啦!!

對我來講,音量配置算是相當合理!!或許是我長年在樂團所習慣的聽感吧!!

不知蘇先生有沒有參加過樂團??

或是他只有拉過樂團的朋友啦

套句pcdvd的名言『強者我朋友』

有參加過樂團的應該不會覺得太奇怪吧!!


 

 

五、弦樂專用喇叭

不論是愛聽古典音樂、或是專聽弦樂的愛樂者、音樂工作者!!

稍微有點資歷的,應該都知道要聽古典音樂,尤其是弦樂,一定要聽過AR的喇叭!!

聽弦樂聽很大的,一定要擁有一對AR的喇叭!!

尤其是其中幾個經典款。AR3、AR3A,其他型號小弟就保留啦~

老手都知道,AR聽弦樂,特別漂亮!!推得好得AR ,真的在這方面可圈可點!!

小弟我偏好高效率喇叭,但若是有閒錢,以我聽古典音樂的量,一定會入手一對AR經典款!

AR幾乎是為了弦樂而製造出來的!

拜託...就算要推PEL的喇叭,你聽弦樂聽那麼大,AR喇叭就這樣跳過去~

很難讓人不去聯想到是不是聽過的喇叭不夠多啊????

還是怕其他的經典古典喇叭搶走PEL的鋒頭??

 

六、我所推薦的CD

第一張:HEIFETZ的蘇格蘭幻想曲by RCA-LIVING STEREO系列,雖不是最好的版本~

但是,目前是我聽過處理小提琴音色最棒的一張!必推!!

許多人來我這邊聽過都去殺了一張回家!!

自己的系統若是不好聽??絕對有問題!!

http://tw.myblog.yahoo.com/natural-sound/article?mid=650

 

第二張:ACCARDO的『魔鬼的聲音』,paganini精選 by DG!

此張有兩種版本。

一是普通的法國版,當然較為便宜。

另一張是日製的24k金版本,整體來說的確比普通版好上不少!尤其是高音部份!

絕對可推薦!

第三張:RABIN的PAGANINI 無伴奏 by 世紀原音系列 EMI

紮實的技巧,純熟的演奏,天才拉賓!!必聽啦~

小提琴好聽的太多!以後有機會慢慢介紹~

 

 

總結:

那篇文章之後的測高中低頻所用的cd,我一律視為打廣告啦!!

隨他講!

其中有一段我倒是要提一下,一般喇叭是絕對不會刻意去壓抑中頻,這是當然!!

可是現代喇叭跟古典喇叭相比,都是中頻凹陷呀~~

 

還有,琴身來琴身去!照你們這樣說,你們的喇叭怎麼可能發出低頻??

低音單體才幾吋??箱體容積才幾公升??

容積那麼小,光是低音大提琴的聲音我看就捉襟見肘了~

不用扯反射式那一套!!速度就跟不上了!!

PEL的喇叭,光看那個低音,就知道是屬於擠不出來轟轟叫的類型了!!

抱歉,我也有聽過~慘不忍睹!!聽久傷身~只差沒吐血!!

中頻凹陷,高頻刺耳~質感....普普,

那個價位我可以買AR9來轟死人了

或是JBL 4315來爆棚!這都不算該廠牌的旗艦喔...呵呵~

還有,光是pp盆+粉磁,可聽度就大減了~法國喇叭我還沒聽說有哪款是成為經典的???

對我而言,粉磁喇叭就靠邊站了!!沒有質感可言!!

只有極少數幾款可聽~

 

要說到有名喇叭;

英國有HARTLEY、GOODMANS、LEAK、WHARFADALE、TANNOY~

德國有SIEMENS、TELEFUNKEN、KLANFILM、SABA、DECCA~

美國更不用說了

WE、RCA、JENSEN、EV、ALTEC、JBL、AR、DUKEN、IPC、LANGEVIN、

INFINITY、MCINTOSH、MARANTZ

每個都是箇中翹楚~

誰能跟我說,法國有哪些經典喇叭呀???

我到要瞧瞧,PEL能活多久??KORA擴大器能活多久??audiomat能活多久??

 

最後。

基本上,現代一堆只要跟CD或是音響有關的,大都扯上點商業利益~

那都OK啊~那個賣瓜的會說自己瓜不甜???

問題就是,請盡量就自己的專業來著手!!

這篇絕對可以作為借鏡!!

關於小提琴的敘述,從頭錯到尾!!

樂理的基本概念也是錯很大!!

就這方面來講,專業度真的嚴重不足!!

似是而非觀念一大堆,對得沒半個!!

所使用的聆聽系統,小弟是覺得,落差太大啦!!

蘇先生的標題是『從古典音樂之唱片錄音談音響系統的『音質』』

就不要扯一堆小提琴五四三的!!

 

小弟真的用力的說一句話:

 

蘇友瑞先生這篇文章裡面關於

 

小提琴的敘述,完全不具任何參考

 

價值!!

真的是內行人可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啊.....

 

謝謝看倌看完....

內文隨時補充或更新之~


15 則留言:

小痞 提到...

=D> 等到了~yy兄的領域~這種文多來幾發吧!!
不過小弟要消化一陣子 @-) ,不過這句真的很重要 : [隨便一放,

若能夠立刻並且輕鬆的辨別出這首流浪者之歌是穆特所演奏或是海飛茲所演奏的!!]

 
反正看到幾張該買的cd了~~~~~~~~~~
看來三不五時要來您這做做功課

版主 提到...

哈哈!在打這篇的時候,發現自己真的文筆不好~
可是又不想要像嘴泡樂評一樣,隨便講講不負責任~
所以才打了一大堆有的沒的~
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
難怪問過許多古典樂老師~都對這種文章嗤之以鼻...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用來做功課啦~痞兄的AR要多聽古典啦~才會發現AR真正的實力唷︿︿ :))

MARS 提到...

讚喔~看到一篇講的非常虛無飄渺的文章被直接被打槍真痛快,音樂的領域還是要讓專業的來看才夠看,看來我跟小痞要找時間去給yy老師教育訓練一下,看能不能學習到一些聽古典樂的技巧,平常就可以多聽一些古典音樂,聽音樂的選擇性就更多了,看來荷包又要大失血了...哈哈哈

版主 提到...

其實不會太難,只要看到虛無飄渺,就是要打廣告啦!!這篇打很大呢!!
1.推薦新天新地的冷門cd...
2.推薦新天新地的冷門法國喇叭....
其實一般看到這種文章都懶得鳥,不過這篇實在扯到不行,竟然用嘴巴拉琴就可以拉贏穆特???
小弟再不出聲,以為音樂人都悶不吭聲嗎??
其實要嘴泡就算了,就著墨在錄音、喇叭上,偏偏又要在小提琴演奏技巧上面東扯西扯..還特殊音色勒!!
唬爛唬很大唬不用錢~
音響界就是有這些人,才會搞得烏煙瘴氣!!
聽音樂聽到十項全能...也真是服了他!
聽古典樂最怕就是不好入門~其實只要聽到自己喜歡的類型,可以從那方面去深入瞭解即可!!
哪像嘴泡樂評那麼多規矩=..=+
我聽得還不夠多,現在正努力跟上囉~其實光練琴就花掉很多時間~迷辦法,真的在練琴不像嘴泡樂評一樣動張嘴就很強了 :))

MARS 提到...

哈哈~yy兄你跟小痞都屬於沒有那種用可以嘴巴做很多事的天份,你還是安份的練琴吧;雖然不懂樂理,但是小弟偶爾也附庸風雅一下,聽到旋律很喜歡的也會買個一兩張,小弟我啥都聽,旋律好聽或是特別都會買來聽說,只聽旋律好不好聽總覺得少了什麼,要多來這邊晃一晃才能吸收更多東西阿;yy兄~像記事本這樣的"小提琴卡拉ok"那a沒有續集... :))

版主 提到...

哈哈~換個角度說,就是真正有做事的人誰還有那個鳥時間去打嘴泡 :D

小提琴卡拉ok~有呀~有續集~只是一直沒有錄得很好~有空會完成!!
下一首是林憶蓮的『為你我受冷風吹』
敬請期待 >:)

樂迷 提到...

YY大您好~~
謝謝您這麼用心的分析解說關於音樂欣賞的一些細節
我曾被人因為說的一口好本事騙過,對於您這裏說的感觸特別深
不過經歷過了也學到一門功課,真正功夫好的大多埋頭苦幹忙得不可開交,大多很謙虛,只有沒功夫的,才需要用嘴皮子來虛張自己~~
聽音樂有很多聽法,有時聽到老唱片的沙沙聲會進入懷舊的意境,感受不同
學樂器後耳朵變得敏銳有時也有缺點,那就是聽到別人五音不全又用大音量唱卡拉ok會有全身骨頭走位的感覺 @-)

我是個不太會表達的人,無次序地寫出對這篇用心的回應,請包涵囉~~

版主 提到...

樂迷大您好~
其實還有很多細節文章上很難打出來!!
只是這篇完全看不下去,徹徹底底外行領導內行....
更可怕的是誤導新手~ 雖然在嘴泡領域上我算超嫩啦XD
學音樂最主要的目的個人是覺得可以好好並且有頭緒的去欣賞音樂
其他的分享心得我覺得很讚~可是像這個蘇大樂評.......真的是不可取~
我想音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可以隨時隨地喚醒人對於當時聽那首歌的意境!!
這也就是音樂可以歷久彌新的原因之一了~
但有效訓練之後,的確會對於一些比較五音不全的聲音較為敏感~

哈哈~您的貓咪很可愛耶!!

Morgan 提到...

barret大大  推薦幾張小提琴必聽的LP吧   CD聲音太亮囉

版主 提到...

HI~黑膠小弟我不熟!!
偶只知道rca 的living stereo的系列不錯~
其他沒概念@@

您可以請教凱凱兄以及孟星魂兄~ :)

Morgan 提到...

恩  rca 的living stereo的系列   去找找看好了
我覺得奇怪   樂評只是個樂評而已   為什麼著眼點不是在批評音樂   而是講這麼多深奧的硬體道理  樂評不就是要品評音樂的意境如何嗎??就像~~影評評論的是影片的剪接手法  背後的暗喻是什麼  沒有影評重心是在講  底片是怎樣呈像 要是有影評一直在談論 怎樣的感覺的片 應該是用怎樣鏡頭 怎樣的底片才能呈現意境 我覺得這種影評應該會馬上踹下台吧?這樣搞 我覺得當個樂評好難 要先拿到音響學或聲音學的學位才行 不是嗎??

版主 提到...

哈哈!!大哥說得很對喔!!
一針見血!既是樂評,為何又評論硬體??
今天有人拿canon拍出一張照片,這個攝影大師卻一直說niko才有好得味道、leica才是王道、蔡斯才是標竿....
絕對被fire掉!!
他講了好像很多看似『深奧』的硬體道理,但其實....都是一些虛無飄渺的廢話啦!!
一句話,商業考量!!
多看幾遍就瞭了..雖然眼睛會痛@@ :D

dhgdh 提到...

水 !!!

lawrence 提到...

看到大哥小提琴造詣如此高深,不免想請教一個問題,有張CD是15把名琴演奏,名稱是???若有照片更好?

版主 提到...

http://f23.yahoofs.com/myper/k.BlCF.LCRWmhFZ_P1xwPQ--/blog/F23_20100904102936978.jpg?TTsKbgMBrn.2ECdZ

這一張嗎??